×

学习时报:厉行节约并非“没苦硬吃”,提振消费绝非鼓励挥霍无度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9-19 07:15:04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广大党员、群众深切体会到党中央坚持不懈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的坚强决心。但是,也有一些人陷入疑惑,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与各地密集推出的提振消费举措是不是存在政策取向不一致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党政机关应该多“花钱”、广“撒钱”,通过扩大公共支出刺激和带动社会消费。这种将厉行节约与提振消费对立起来的观点,实际上既曲解了《条例》的精神实质,又没有抓住影响消费信心的核心因素。

厉行节约与提振消费两者本质上都是为民造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秉持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推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为了降低公务活动成本,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为的是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近年来,为了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强群众消费信心,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出台提振消费的政策措施,如不断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推动“村超”“苏超”等文旅活动广泛开展,制定和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推广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等等。这些“实招”“硬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厉行节约与提振消费两者在政策上是相互促进的。厉行节约并不是“没苦硬吃”,也不是抑制合理消费,而是严格控制非必要支出,把钱花在刀刃上,杜绝各种浪费现象和行为,强调的是公共财政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一方面,强化公共预算约束,严格控制公共开支,可以为各类减税降费政策提供更大空间,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优惠,让群众得到更丰富的惠民政策支持,为增强社会消费动力提供更良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提振消费绝非鼓励挥霍无度,也不是提倡“透支消费”,而是鼓励适度消费、合理消费,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观,核心在于激发有潜力的内需,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让消费更好地发挥其作为生产的最终目的和经济发展基础动力的重要作用。提振消费与民生福祉、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要求政府提供放心的消费环境、良好的政商环境,促进政府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强化公共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

厉行节约与提振消费要防止执行上的跑偏走样。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主要针对的是“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等现象,防范的是部分党员干部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等“四风”隐形变异的问题。同时,也要警惕一些地方或部门以过紧日子为由,将正常的工作经费、干部薪酬待遇一减了之,更不能以此为借口降低公共服务质量、削减民生领域投入,把好好的“真经”念歪了。厉行节约必须建立在保障正常公务活动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上,以精打细算的智慧处理好公共支出“增”与“减”的关系,不能盲目“一刀切”。此外,提振消费需要综合发力、多措并举,需要一系列“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除了公共资金的合理安排之外,还要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解决限制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发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配套作用、强化社会消费信心引导等,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增强社会消费的内驱动力。

厉行节约与提振消费不是一时一地之策,它们既是民生、国计,更关乎社会福祉、民族未来。要把“省下来”的财力变成“投下去”的动力,把“花出去”的消费变成“跑起来”的增量,推动节约与消费同频共振,让中国式现代化的巨轮驶得更快、更稳、更远。